第十七章 话本子签约

作者:吟饮更新时间:2018-12-15 10:19:24字数:2063字

  这个年代写话本子的人哪知道什么断章卡点技术啊,卫蓁只是稍微用了一点技巧,就将书铺杜老板的胃口给吊足了。

  杜老板读完《游仙记》,看向卫蓁的目光里满是惊艳,他发自肺腑地赞叹,“严夫人真是奇才,原先我最喜欢的话本子就是梵音公子写的那三本,寥寥数语就让人热血沸腾,可现在再看严夫人写的这本《游仙记》,方知热血沸腾仅仅是话本子的末流,作为打发闲暇时光的通俗读物的话本子居然也可以写的这么发人深省……”

  杜老板将他私藏的那三本梵音公子所著的话本子拿出来,又翻了翻开头结尾,随即便弃若敝履地丢在一旁。

  “梵音公子写的话本子虽然热闹,看着让人心情舒畅,但太过热闹了些,主角的人生太顺了,若是没有对比还好,一旦对比,总觉得主角就是天上星辰,而我等普通人就是地上尘埃,忒过虚无缥缈、不切实际了些。”

  “严夫人你的故事也热闹,但热闹得不刻意,情节发展有高有低,有起有伏,不比梵音公子写的差。更难能可贵的是,严夫人你这结尾是真的妙,主角就是靠着上天降下的机缘发家,最后上天将主角的这机缘与运道收回,借由主角之口叮嘱读者‘事事需要靠自己’,实在讽刺,轻描淡写的语句中蕴藏了千钧之力。”

  “最后严夫人提到的这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是道尽了无数读书人的心酸。妙啊,实在是太妙了!”

  卫蓁笑了笑,没有多作解释。那句话并不是她写的,只不过是被她‘搬运’到了这个时空而已。若是想要解释,她也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

  在书铺杜老板的心里眼里,卫蓁已经变成了摇钱树的存在,更何况严钊就在旁边站着,他若是想耍什么花招,肯定瞒不过严钊。

  “严夫人,你看这样行不?这本《游仙记》就交由我来全权负责刊印与售卖,到时候盈利所得五五分,印书成本与运输成本全都算在我这边,您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坐着拿五成利润就可以。”书铺杜老板问。

  卫蓁想了想,“可以。只是不知道如果我下次又写出类似的话本子,我们是否还是五五分利?”

  听卫蓁这么问,书铺杜老板立马就警觉了起来,卫蓁这是在提醒他啊!

  如果他想要笼络住卫蓁,那必须多给卫蓁分点利润,若是他一直都以市场标准行情开价的话,卫蓁写出下一本书来,说不定有了些名气,其它书铺的人开出更高的价格就给挖走了!

  书铺的杜老板是多年的老生意人,他想了想便拿出了主意,提议道:“严夫人,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有两个提议,第一种就是涨利润,比如说我们合作的第一本是利润五五分,第二本就变成我四你六分,第三本我三你七分,三七是我能让利的最多点了,只要你的书卖得好,第三本之后我一直给你按照三七分来算,你拿大头,我拿小头,绝对不会让你少赚。”

  “第二个生意就是每一本都提利润,按卖出的本数来算,前一千本利润五五分,第两千本到三千本四六分,三千本之后三七分,从这本书就可以!你写的书卖的越好,你拿到的钱就越多,我挣得虽然不如你多,但是坐着收钱,我也不嫌少,你琢磨琢磨,是想签哪种契约??我现在就让人准备。”

  卫蓁稍作犹豫后,回答道:“第二种吧。”

  杜老板满脸堆笑,“好,严夫人说第二种,那就第二种。稍等片刻,我马上就拟契约,写好之后让小厮跑去县衙登记备个案,你们俩可以在书铺里等,也可以在县城里逛逛,大概得个把时辰才能去县衙登记好,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严钊掂了掂口袋里揣着的银子,同杜老板说,“签完合约之后,我同我夫人出去转转,等吃过中饭再过来吧!”

  “可以可以,十分可以!”

  杜老板常年做这种生意,契约该怎么写,心里早就有数了,把墨磨好就开始动笔,看到卫蓁在纸上签下的名字以及按下的掌印时,杜老板当下就乐了,他打趣说,“我方才还纳闷严夫人写出来的话本子怎么会让你相公代笔呢,现在总算明白了。”

  卫蓁脸上的笑容僵住,她怎么会听不出来?杜老板这是在笑话她的字丑呢!

  卫蓁不想说话。

  ……

  夫妻俩签完契约就去县城逛街了,严钊抄的那些书本来就属于书铺里的紧俏货,杜老板给开出的价格很高,再加上卫蓁写的那本《游仙记》仅仅是书铺预付的定金就有二十两雪花银,再加上卫蓁卖绣品的那些钱,零零总总已经有三十多两了。

  小夫妻俩揣着这笔‘巨款’,心里说不激动是假的。

  严钊舍得在卫蓁身上花钱,所以夫妻俩直接去了县城里最出名的仙客来吃了一顿,花了二两银子,严钊还给卫蓁买了一些零嘴儿。

  将吃的东西置办好,严钊想了想,觉得时间尚早,又张罗着要给卫蓁买几身体面的衣服,他还想给卫蓁买一根银簪子,卫蓁却不同意。

  卫蓁同严钊说,“我们去牙行看看吧,我想在县城里买个清净的宅子,搬过来住。”

  严钊愣了一下,拧着眉头纠结许久后才说,“确实该置办一个宅子,你嫁给我之前,一直都在县城里的高墙大院里住着,嫁给我之后住的却是乡间地头寻常普通的土坯房,原先我们手里没有钱,我觉得亏欠你也没有办法补足,现在手里有了钱,大头还是你挣的,肯定不能再委屈你了。”

  “娘的脾气不好,眼界不宽,就是泥土里刨食长大的妇道人家,你不要同她计较,她没有太坏的心思,就是喜欢事事都让人顺着她来。咱俩既然从家里分出来了,那搬到县城也挺好的,往后见的少了,矛盾自然也就渐渐淡了,逢年过节走动走动,说不定关系反而更好了呢!整天都杵在一个屋檐下,哪有谁能事事都顺了旁人的意?”

吟饮(作者)说:

投诉 捧场0
返回顶部